为深入了解现代化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及智能化建设成果,学院“’煤’好未来”生态能源实践团第一小分队第八站赴陕西榆林榆树湾煤矿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学院党委书记赵雪萍带队,副书记刘训明,副院长赵洲,地质工程系主任马建全、学院团委书记李琳、辅导员余小涛、周佳瑞及学生代表一行15人参加实践活动。
在榆树湾煤矿调度指挥中心,调度中心负责人介绍了煤矿生产调度工作,对采掘、通风、排水等关键系统进行了说明,重点讲解了煤矿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和“5G+工业互联网”在井下设备协同作业中的应用。地面调度中心大屏实时显示的采煤效率、设备状态等数据,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数字化转型给传统采煤业带来的变革。
在煤矿科技展厅,实践团成员们通过等比例缩小的矿井常见机械模型了解了才煤矿开采的过程。通过矿用胶带运输机模型,成员们清晰认识了煤炭井下高效运输的关键环节;借助煤矿风门机理演示模型,深入理解了矿井通风安全系统的运作原理;通过放顶煤开采过程演示模型,成员们直观学习了煤矿开采的过程,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采空区垮落顶板形态演示模型展示了采后地压显现规律及控制的变化过程,为今后对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区生态修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精细化和高科技含量的演示模型,实践团成员们对煤矿开采的关键技术、安全管理和工程复杂性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认识。
在煤矿安全生产展厅,实践团成员体验了触电模拟仪,直观感受了触电的感觉,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参与了常见灭火器操作体验,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安全技能储备。此外,讲解员还借助矿井水害仿真模拟仪,向成员们展示了煤矿中常见的矿井水害类型、成因及其在煤层中赋存的位置,对矿井水害及其防治有了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
在煤矿发展展厅,成员们观看了企业发展宣传片,煤矿创新采用多产业结合模式减少开采的环境污染:开采出的矸石破碎后进入发电厂发电;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固定采空区风沙;采矿过程中部分产物进入电解铝厂区制铝。
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成员们对煤矿绿色、安全生产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了地环学子在智能化绿色开采过程中的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