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院“‘煤’好未来”生态能源实践团赴曹家滩煤矿区光伏+生态修复技术示范基地学习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20     浏览量:

学院“‘煤’好未来”生态能源实践团第一小分队第六站,来到曹家滩煤矿区光伏+生态修复技术示范基地开展学习调研。此次实践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赵雪萍带队,副书记刘训明、团委书记李琳,辅导员余小涛、周佳瑞及13名学生共同参与。基地内,郝汉文和白祖诚两名硕士生正在开展实验工作。

光伏基地践行“光伏+生态”创新模式,高效盘活采煤沉陷地资源,让昔日因采煤“受伤”、陷入闲置的沉陷土地迎来“二次新生”,提升土地、光能及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借助不同生态类型的光合固碳模式,搭建起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互补的“绿色桥梁”,稳步推进节能减排目标达成,全力奔赴“绿色矿山”建设愿景,为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摸索出全新模式。

在光伏发电设备现场,项目成员白祖诚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光伏固沙的优势、光伏板条件下雨水的分布规律及对植物生长的多方位调控,光伏板的建设有助于减弱风力,减少扬沙浮沉,形成物理固沙。土壤在这里呈现出板上下缘和中部缝隙含水量高,对应植物生长茂盛。

在微生物修复现场,郝汉文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部分微生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帮助其在恶劣条件下顽强生长

通过本次实践学习,实践团成员深刻领悟到要在保障能源供应“底气”的同时,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