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院“‘煤’好未来”生态能源实践团赴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杭来湾煤矿学习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20     浏览量:

为深入了解煤炭行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其在能源转型与落实“双碳”目标中的实践探索,学院“‘煤’好未来”生态能源实践团第一小分队第七站赴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杭来湾煤矿学习调研,学院党委书记赵雪萍带队,党委副书记刘训明,团委书记李琳,辅导员余小涛、周佳瑞及学生15人参加实践活动。

在矿区沙盘模型展区,相关负责人通过模型向实践团成员系统阐释了杭来湾煤矿的整体布局与核心构成,实践团成员直观地认知了煤矿地面设施规划与井下采掘作业的相关内容,深化了对煤矿开采、掘进、通风、运输等核心生产环节及其工作区域的了解。

在智能调度中心,负责人介绍,调度中心通过覆盖井下各作业面的高清监控屏幕与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现代化矿井的安全生产实况,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预警弹窗,并指派相关科室负责人前往现场处置。该智能化管控平台显著提升了矿井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关键技术支撑,充分展现了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效能。

在VR虚拟井下体验展厅,实践团成员进行了沉浸式模拟操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成员们亲身体验了设备操作流程与安全避险场景,深刻感知矿工的工作实况。此项技术不仅革新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模式,也为现代化、智能化矿井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创新手段。

在杭来湾煤矿采空区综合治理的显著成果展示区,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了由采煤沉陷区成功转型的示范项目,这些综合治理项目不仅科学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地质环境问题,更成功探索出“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为资源型地区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生动地成功案例。

杭来湾煤矿通过将智能化、数字化深度融入生产管理与生态治理全过程,生动诠释了现代化矿井在保障能源安全与推进能源革命中的新定位与新面貌。其积极探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清洁能源开发、生态农业相结合的多元路径,是煤炭企业主动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的积极实践。通过本次实践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驱动传统煤炭产业向安全、高效、绿色、智能方向革新的核心力量,提高了实践团成员对于煤炭行业在能源转型、双碳目标等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