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白山黑水间写下不朽史诗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10-28    浏览次数:

——东北抗联精神述评

2021年10月27日09:04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白山黑水间写下不朽史诗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陷阵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吉林省白山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激昂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响起,带头领唱的,正是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的嫡孙马继民。

今年,再次回到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马继民不仅是为了祭奠,还要和100余名革命军人、老党员、专家学者等组成“白山市红色故事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红色故事,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在长达14年血与火、生与死的艰苦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用理想和信念铸就了宝贵的东北抗联精神。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推动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的进程中,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救亡图存、忠贞报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声响起,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祖国富饶的土地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得满目疮痍。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柳条湖段,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救亡图存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赵毅敏决定连夜起草宣言,第一时间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9月19日上午,枪声未停,中共满洲省委举行省委常委紧急会议,会后就发表了由赵毅敏起草修改的《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将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世界史上第一篇反法西斯战争宣言由此诞生。

在中国共产党人爱国情怀的感召下,各民族同胞团结一致,反日游击队、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队伍纷纷出现,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联合起来,成立东北抗日联军,形成了孤悬敌后14年的中坚力量。

在抗日联军中,有无数毁家纾难的仁人志士。尽管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毅然奔赴战场、共同抵御日寇的决心相同,他们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意志相同,他们血液中流淌的爱国主义基因相同!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勇敢顽强、前仆后继

10月的黑龙江乌斯浑河波涛滚滚,凉风阵阵。纪念碑在河畔高耸,碑上“八女英魂光照千秋”8个大字庄严肃穆。1938年,同样是寒意袭人的10月,以东北抗联五军一师妇女团教导员冷云为首的8名女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誓死不屈,挽臂投江。

“这八名女战士,最大的只有23岁,最小的刚刚13岁。她们的平均年龄才19岁,才19岁啊!”在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里,讲解员声音高亢、眼含泪花。

东北抗日联军就是这样一支令人肃然起敬的钢铁队伍!起草《东北抗日救国义勇军游击运动纲领》、誓死救国的周保中;面对敌人的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赵一曼;与日军周旋在林海雪原、驰骋在松花江两岸,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的赵尚志……

面对残暴的敌人,他们英勇善战;为了保卫人民的利益,他们前仆后继。到1937年“七七”事变时,抗日联军已经发展到11个军,超过3万人。

东北抗日联军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反法西斯部队中,抗敌最早、时间最长、坚持最久的一支英雄队伍。从1931年至1945年,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东北抗日武装共出击20余万次,平均每天达52次以上,消灭了大批日伪军的有生力量,用热血书写下了东北抗日战场的光辉历史。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

孕育抗联精神的东北大地,是一片英雄辈出的沃土,榜样的力量在这里延续。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是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从“甘为铺路石”的蒋筑英到“愿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加入献身者的洪流”的黄大年,无数科技工作者将满腔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化为前进的动力;王进喜、马永顺、王启民、刘永坦等先进模范,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黑土地上的艰苦创业史、改革创新史……

坚贞不屈、勇于献身

“同志快来高高举起胜利的红旗,拼着热血誓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当年杨靖宇创作的《西征胜利歌》,在抗联各路军和东北民众中广为传唱,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决心,也展现出抗联将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抗日战争在东北打响后,杨靖宇率领部队战斗在最前线。1940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杨靖宇所率的部队遭日伪军重兵围攻。在危急关头,他毅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同志,只身与敌人周旋了5个昼夜,最终壮烈殉国。敌人剖开他的遗体,打开肠胃,竟找不到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赵尚志在《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一诗中写到,“献身为抗日救国真荣耀,抵挡那倭寇匪徒的残暴,纵然阵亡了无数英豪,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一朝”。“一世忠贞新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赵一曼以《滨江抒怀》一诗抒发着跋山涉水、无所畏惧的豪迈志向。

蘸血成诗、一往无前,不畏牺牲的抗联精神源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时代更迭,初心不变,不畏牺牲的抗联精神在脱贫攻坚中有了新的映射。

2019年9月,杨靖宇将军的曾孙马铖明大学毕业后,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杨靖宇生前最后战斗过的地方——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靖宇镇保安村做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承担起11户贫困户的包保工作。他说:“我要回到曾祖父曾经战斗的土地,奉献青春和热血。”

在保安村,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组成扶贫包保小组,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带领全村558户、1697口人全部脱贫。2020年4月11日,靖宇县等9个县(市、区)正式脱贫摘帽,至此,吉林省15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举办干部扶贫业务和扶贫政策知识培训班、开辟线上“尚志扶贫产品专栏”、举办现场展销会……在脱贫攻坚战中,抗战热土——黑龙江省尚志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小说《暴风骤雨》中的原型尚志市元宝村,早已从昔日的“光腚屯”变成了小康路上的“亿元村”。2020年,黑龙江省2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在辽宁,抗联精神内化成为鼓舞脱贫攻坚的奋斗源泉。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扶贫。在辽南的深山密林里,重走东北抗联战争路线精品红色旅游项目将乡村连线成片,带动地区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年底,辽宁省15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179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之初的5.4%下降至0.06%。

不畏困难、百折不挠

烽火已熄,记忆犹存。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李兆麟将军纪念馆,墙壁上镌刻着他和战友们所创作的《露营之歌》。“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歌词中所描写的艰苦环境,令人对抗联英雄肃然起敬。

从2019年到2021年,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的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共接待参观者125万人。讲解员沉重地讲述着抗联战士们所面对的艰难险阻:“到1939年冬,日本关东军已达16万人,加上伪军8万4千人,共24万多人,而抗联仅剩几千人。日军衣暖粮足,而抗日联军几乎是在饥饿线上挣扎。天寒地冻,雪深过膝,因密营全被破坏,战士们只有在冰雪中露营……”

1939年春,在辽宁本溪,杨靖宇带领的抗联队伍被暴风雪围困,粮草已尽。附近的一位老大爷知道后,背着一袋苞米进山找杨靖宇,却不慎迷失道路。大雪之下,冷风刺骨,老人在临终前将苞米放在一棵树下,并在树上刻字“送给抗联吃”。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抗联斗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史守林说:“东北抗日联军所展现出的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在东北大地上深深植根。现在,东北振兴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正需要东北抗联精神、正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为东北振兴凝聚力量。”

9月26日,2021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沈阳落下帷幕。25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家重点企业参展,168个项目成功签约,2698亿元巨量投资注入。

作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和抗美援朝后援地,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和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吉林以红色资源“三地、三摇篮”为依托推动工业升级转型、文化旅游做优做精、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齐头并进。2016年至2020年,吉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3%,2020年达到12311亿元,增长2.4%。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电力发电设备企业、第一座重型机械厂等“国宝”级企业的诞生地黑龙江,近年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老字号”焕发生机活力,“原字号”延伸产业链,“新字号”不断集聚。中国一重在2020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94.31%;大庆石化达到“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能级规模……

休戚与共、团结御侮

“柴世荣率东北抗联小部队返回东北时,与前来送行的苏军军官在中苏边境的合影”“东北抗联教导旅部分军官在野战演习后的合影”“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今年10月1日,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开展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专题展上,这样几组照片再次将我们带入历史的长河。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是中、朝、俄三国共同的敌人。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建立伪满洲国。在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中,以金日成、崔庸健、金策等为代表的朝鲜共产主义者,始终与东北人民并肩战斗。

1940年11月到1942年7月,为了保存有生的抗日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改编,并将剩余的兵力转移到苏联境内,在苏联重新进行了整训。

1945年8月9日,苏联军队出征中国东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的全力支援、配合下,将日本关东军一举歼灭,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覆亡。

为了世界的和平,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谱写出英雄的凯歌,展现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精神。

长白山巍峨矗立,辽河、乌苏里江江水滔滔,大小兴安岭连绵起伏。东北抗联精神是英雄群体用鲜血和生命熔铸的精神之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岁月的长河中跋涉,精神的力量弥足珍贵。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北抗联精神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开拓进取、矢志拼搏奋斗,为实现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 2014-2016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