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坚持多边主义 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作者:高祖贵  来源:学习时报    日期:2020-07-08    浏览次数:

6月22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是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的重大外交行动;更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来,我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又一重大外交努力。从习近平主席3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发表讲话,5月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到6月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向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致贺信,这一系列重大举措贯穿一条鲜明主线,那就是坚持多边主义,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抗疫,共克时艰,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携手抗疫是当前全球头等大事

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面对这场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我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控制住国内疫情,但仍面临反弹压力。各国立足自身国情,采取有力防控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肆虐。截至2020年6月22日,疫情已经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70多亿人口,确诊病例接近9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46万例,每天都有许多生命逝去,形势十分令人担忧。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已成当前全球当务之急。

面对如此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人类又一次站在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坚持科学理性还是制造政治分歧?加强团结合作还是寻求脱钩孤立?推进多边协调还是奉行单边主义?迫切需要各个国家作出回答。我国一直主张,各国应为全人类前途命运和子孙后代福祉作出正确选择,当前最紧迫的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护佑世界和人民康宁。整个国际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加紧行动起来,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在防护、隔离、检测、救治、追踪等重要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尽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势头,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特别是随着亚洲、非洲、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疫情的重灾区,由于这些地区公共卫生体系薄弱,难以独立应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共同帮助其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水平和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这正在成为国际抗疫斗争的重中之重。那种在全球急需团结抗疫的大背景下,还在搞“甩锅推责”“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以及“脱钩”“筑墙”“去全球化”等自私自利的言行,应该被整个国际社会坚决摒弃和严厉抵制。

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无论是阻击病毒的传播蔓延,还是抵御不断恶化的全球经济衰退,都需要各国勇敢前行,守望相助、协同作战,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展现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的书面致辞中所指出,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同有关各方积极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我国始终注重同国际社会加强沟通交流,中国共产党同110多个国家的240个政党发出共同呼吁,习近平主席同近50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或见面。在国际科研交流合作方面,中方已经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和国际合作专家库,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作用,使世界各国都能分享疫情信息,共同合作加快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科研攻关,力争早日取得惠及全人类的突破性成果。国家卫生健康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并翻译成3个语种,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并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我国媒体开设“全球疫情会诊室”“全球抗疫中国方案”等栏目,为各国开展交流搭建平台。我国智库和专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外交流。所有这些努力都为全球合作抗疫提供了基础性支持。

与此同时,我国呼吁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加大机制内对话交流与政策协调力度。在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双方要联手推动全球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共同投身国际抗疫合作。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庄严承诺,我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非洲国家的支持力度,包括进一步延长缓债期限,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中方鼓励中国有关金融机构参照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根据市场原则同非洲国家就商业主权贷款安排进行友好协商。中方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并呼吁二十国集团在落实当前缓债倡议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相关国家缓债期限。所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是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反对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偏见,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为促进联防联控国际合作提供框架支撑。

支持国际和地区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全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也远未形成。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带来的挑战,这些短板和不足急需补齐和完善。为此,我国呼吁,各国以此次疫情为鉴,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化危为机,以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全球一体、平等尊重、合作互助,建立健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长效融资机制、威胁监测预警与联合响应机制、资源储备和资源配置体系等合作机制,建设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筑牢保障全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坚固防线,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中的独特重要作用。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和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中方愿同非方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支持世卫组织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世卫组织的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我国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和科学专业态度,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完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中方已经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积极协助该组织“团结应对基金”在华筹资,参与该组织发起的“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中方提议尽早召开该集团的卫生部长会议,加强信息分享;主张该集团制定行动计划,并就抗疫宏观政策协调及时作出必要的机制性沟通和安排;发挥该集团的沟通协调作用,加强政策对话和交流,适时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习近平主席就新冠肺炎疫情向欧盟领导人致慰问电时表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欧方在双边和国际层面加强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保护双方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上,中方宣布,支持东盟设立抗击疫情特别基金,将通过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和10+3合作基金等渠道提供必要支持,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建议建立10+3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高响应效率,加强物资保障;支持开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桌面演练,用好10+3合作基金,实施更多公共卫生培训项目。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欧盟领导人时所强调的,疫情冲击下的世界正在深刻变化,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欧要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站在多边主义一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方赞赏欧盟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并加大对世卫组织等国际机构投入,愿同欧方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合作,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对话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Copyright 2014-2016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