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为守护2024级本科生假期安全,9月26日至30日,学院学工办主任、2024级辅导员李琳分批次在1教413、1教505、11教501等教室,为9个班级开展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从七大维度送上“安全锦囊”。
安全是假期的“前提题”。李琳强调,本次教育旨在让同学们掌握防范知识与应急技能,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假期是安全事故高发期,离校前的安全提醒,既是高校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也是维护校园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离校前“准备关”要把严。贵重物品需锁好,清走酒精、大功率电器等易燃易爆物品,拔掉电源;身份证、学生证等重要证件单独存放,留存复印件或电子版。如实报备离校返程时间、交通方式、目的地、紧急联系人等信息,按规定离校返校,特殊情况提前请假。
交通出行“平安弦”要绷紧。选正规交通工具,拒乘“黑车”“黑摩的”,不通过非官方平台购票;旅途中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接陌生人食物,遇突发事件先冷静,及时拨打110、120等应急电话,同步联系辅导员或家人。
居家生活“安全锁”要扣紧。不私拉电线、不违规用大功率电器,使用燃气注意通风,离家前关电关气;出门锁好门窗,贵重物品不外露。保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勤洗手通风防疾病,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网络世界“防骗网”要织密。不点陌生链接、不扫未知二维码,警惕刷单返利、网贷、冒充客服等诈骗,牢记“不贪小便宜、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不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公共WiFi下不进行重要支付,出租银行卡可能涉嫌帮信罪。
兼职实践“避坑诀”要记牢。优先选学校推荐或正规平台的兼职,远离街头小广告与不明中介;签书面协议、留用人单位信息,遇收押金、体检费需警惕。参与支教、志愿活动前,了解实践地情况,遵守规定不擅自行动,避开危险区域。
李琳提醒全体同学,假期要严守法律法规,不参与赌博、酗酒、打架等违法活动,遵守社会公德,文明出行旅游,不涉非法组织与封建迷信,展现大学生良好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