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及当代启示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08-28    浏览次数:

2024-08-22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作者:臧秀玲 金英存

中国共产党作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在内部生活与外部活动中承担着多重责任。然而尽管普遍意义上政党的责任具有共通性,但是具体到不同政党、同一政党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政党所发挥的作用和肩负的责任也不尽相同。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着眼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围绕中国共产党“对谁负责”“负什么责”以及“如何负责”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形成了内涵丰富、结构多维、逻辑严谨的政党责任观。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本文分别对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及当代启示进行系统梳理与生动刻画,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理论参考。

一、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无产阶级政党责任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组织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无产阶级政党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有着加强自身建设的责任。马克思恩格斯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对支部成员的品行负责。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领导人民运动等方面,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所肩负的外部责任。列宁充分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责任思想,并在领导俄国革命运动与布尔什维克党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将其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产阶级政党责任思想为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历史依据: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责任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自身责任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奋斗目标。1940年,毛泽东分别在《新民主主义论》《团结到底》中用“落到肩上的责任”和“极大的责任”来勉励中国共产党人要勇敢担当起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使命与任务。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时代使命、积极践履历史责任的优良传统为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形成提供了历史依据。

(三)现实基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党内环境都发生了诸多变化。就国际环境而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我国同先进国家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就国内环境而言,我国总体发展相对缓慢,老百姓的生活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就党内环境而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历史方位发生转变。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的执政环境又发生变化。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党内环境的新变化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对于政党责任的认识与思考,为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主要内容

(一)“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责任观

邓小平在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历史成就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党所肩负着“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责任。在为民族谋复兴方面,邓小平认为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同时邓小平主张以“四个现代化”推进民族振兴,并合理规划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在为人民谋利益方面,邓小平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而政党只是在特定时期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工具。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的时代责任观

邓小平在深刻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一方面,邓小平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的前提。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克服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另一方面,邓小平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就是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由于党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在结合时代条件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前进发展。

(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责任观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尤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意识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肩负的重要责任,进而将发展社会生产力置于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首要任务的战略高度。一方面,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总体设计,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邓小平号召全党钻研现代化经济建设,并把学懂弄通经济学置于“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的首要位置。

(四)“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的世界责任观

邓小平坚持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把“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责任。其一,邓小平认为加快自身发展是对人类做更多贡献的先决条件。他指出:“我们党在国际方面能否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归根到底,首先决定于能否把我们国内的工作搞好”。其二,邓小平认为,作为一个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领导推动中国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有责任也有义务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其三,邓小平认为要不断加快自身发展,争取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党要管党”的政治责任观

在历史方位与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下,邓小平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有着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责任。一方面,党要管党的领导。在对待党的领导问题上,邓小平认为只有在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党和国家事业才能稳步向前,同时,坚持党的领导的过程中又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要管党的建设。邓小平针对“从严管谁”“怎样从严管理”的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并主张要从思想从严、制度从严、党风从严、惩腐从严等方面来推进党的建设。

三、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当代启示

(一)要坚持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把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与治国的根本价值取向。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更为复杂严峻。新征程上,全党成员要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锚定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团结奋斗。

(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前进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面对新征程上的新课题、新考验和新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也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

(三)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邓小平立足中国国情,将发展社会生产力置于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任务的战略高度,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对新征程上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要勇担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四)要坚持胸怀天下,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既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同样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探索引领世界人民不断开创成功道路,推动世界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以世界眼光认识和处理中国与世界、中国命运与人类命运的关系,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要坚持党要管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管党治党要从严等问题有着诸多睿智而深刻的洞见,对于在新的执政环境下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推动党的自身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新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一方面,要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另一方面,党的各级党组织中的各类责任主体要切实担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真正把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政党作为现代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家政策的源头、人民利益的代表,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和全球文明发展的关键。可以说,政党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肩负着重要责任,承担着光荣使命。作为党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恢宏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产阶级政党责任思想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围绕中国共产党“对谁负责”“负什么责”以及“如何负责”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作出了深刻而又精要的论述。这对于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与执政环境下不断深化对自身责任的认识、落实对自身责任的担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邓小平政党责任观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及当代启示,对于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与强烈的责任担当,积极主动投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Copyright 2014-2016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