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英雄儿女跨江进 抗美援朝书奇功 ——“聚焦红色辽宁 赓续精神血脉”系列报道之四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08-28    浏览次数:

2021年08月27日08:48 | 来源:辽宁日报

小字号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回望71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重温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的不朽功勋,依然会感受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磅礴伟力。

夏末秋初的丹东鸭绿江边群山叠翠、花海溢彩。沿着铁桥向江心走去,跨过四孔残桥便是断桥的尽头。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过的一群白鸽,见证着这里经历的战争与和平。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诠释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内涵。抗美援朝战争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其中饱含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这是我们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辽宁是抗美援朝出征地。今天,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中的每一个人必须铭记在心,铭记中华民族曾有如此多的英雄儿女从辽宁出征奔赴战场,铭记他们用生命保家卫国守护和平。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打出国威、军威,更凝聚了建设新中国的无穷力量。这一点在辽宁大地体现得尤为明显。辽宁广大人民群众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奉献、增产节约的实际行动,极大促进了辽宁的各项建设与发展。”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认为。

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照片,拍摄地点就位于丹东市九连城镇马市村边的公路便桥,桥长约350米,石块堆成桥墩,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桥面被拆除,桥墩隐没于江水中。

奔流的鸭绿江水把时间带回到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漆黑的夜色中开始渡过中朝界河,黑压压的人流遮盖了冰冷江面的月色。在渡江的部队中,有个叫麻扶摇的年轻人,他是志愿军炮兵第1师26团5连的政治指导员,他怀着坚定的决心写下了一首《出征诗》。后来经过作曲家周巍峙的修改和谱曲,成为那个时代唱遍中国大江南北的激昂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以保家卫国为信念的志愿军将士用热血和忠诚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略之害、饱经战火蹂躏之苦,更是深深懂得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宝贵。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是,中国人民的这个愿望却受到了粗暴挑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了中国人民头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

“历史也最终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宫绍山说。

渡江作战运送物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辽宁作为抗美援朝大后方的地位与作用愈发为人所知。宫绍山介绍,作为全国抗美援朝运动的最前沿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大后方,辽宁除了和全国各地一样组织报名参军、爱国生产、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外,还承担了运送物资、抢救伤员、衣被加工等重要战勤任务,为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山水如画。当年,这里是支前生命线的咽喉要地,30多万人从这里过江参战;现在,河口断桥遗址、铁路抗美援朝纪念馆、上河口车站遗址、毛岸英纪念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停战后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过程中,辽宁人民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肩负起神圣使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感召下,无私奉献一切,体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鸭绿江畔,英华山上,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更加恢宏壮观。

71年前发生在辽宁大地上和前线战场上的英雄壮举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细细品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英烈厅,有两组醒目的数字。一个是2900000,即轮番入朝作战的志愿军累计共达290万人次;另一个是197653,这是抗美援朝烈士的人数,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这是因为,记录战争历史很重要,传承战争中一个民族精神的历史更重要。

“出征地,这三个字的分量相当厚重,体现的是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出征地,体现的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出征地,体现的是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出征地,体现的是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宫绍山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

鉴往事,知来者。“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告诫我们,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站在抗美援朝出征地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更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本报记者 黄岩)

Copyright 2014-2016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